只要教到「購物」相關主題,老師們的課堂活動應該都少不了「角色扮演」這一項,操作細節或許不同,但大原則就是「買」與「賣」的對話練習,就像我今天要分享的「超級市場傳單」製作活動,其實也是從這個基礎延伸出去的。
不過在我正式分享以前,想請各位老師們先看一下「超級市場傳單」,並思考看看自己會怎麼利用或是改編它來進行與「購物」主題有關的教學任務喔!
只要教到「購物」相關主題,老師們的課堂活動應該都少不了「角色扮演」這一項,操作細節或許不同,但大原則就是「買」與「賣」的對話練習,就像我今天要分享的「超級市場傳單」製作活動,其實也是從這個基礎延伸出去的。
不過在我正式分享以前,想請各位老師們先看一下「超級市場傳單」,並思考看看自己會怎麼利用或是改編它來進行與「購物」主題有關的教學任務喔!
相較於實體課,線上課程幾乎都需要做投影片(或是準備類似性質的教學材料),因為它是一項能讓學生更好「聚焦」的模式,然而,偶爾在課堂間穿插一、兩個不需要分享任何頁面的教學活動/教學時段,或許也是另一種「聚焦」喔!
為什麼我會這麼說呢?
因為當大家都聚焦在投影片(或是類似性質的教學材料)時,師生間的眼神是沒有交流的,雖然這不一定會影響到學習成效,但畢竟學語言的最終目標就是為了與人溝通,而溝通這件事又不單指語言,肢體動作和眼神表情絕對也算在裡頭,因此,適時地給學生與老師,還有學生與學生間「正視」彼此的機會,我認為也是很重要的~
緣起:剛好看到Youtuber志祺七七在討論與「一週七天」有關的主題,所以覺得可以發相關的文章來分享一下我與「週」概念的交集!?
「成果發表」幾乎是期末或是帶狀課程結束時的標配,對我來說,也滿習以為常的,就算是學生一點「成果發表」的頭緒都沒有,我也有一套簡要的SOP可以引導他們,然而,上述一切都是建立在「實體課」的大前提下XD
說到「AI人工智慧」,你會先想到什麼呢?
看到此篇文章的人也許會困惑「娃娃屋/袖珍屋」和「華語教學」有什麼關係,但我想教學雷達敏感的老師一定嗅出端倪了,要練習跟房子/傢俱有關的詞彙和語法的話,實體「娃娃屋/袖珍屋」簡直就是現成的教具,家裡會出現的物品名稱、處所詞和方位詞都可以很直覺地進行教學。
「繪本」在華語教學領域不算是很稀奇的材料,但我想即使是追蹤我許久的老朋友們,應該也沒看過我分享相關的貼文吧!(因為我真的沒寫過相關的文章啊XD)
既然如此,我為什麼又心血來潮地提出這個主題呢?
原因是前一陣子,我因緣際會下接觸到沉浸式幼兒華語教學的東西,想當然耳,「繪本」這項大利器就被搬上檯面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