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意入門」是Creative Guide閱讀配方的五月選書。
相較於四月選書「成為自由人」,我個人覺得「創意入門」好讀許多,雖然這是本概念多於技巧的書籍,但可能自己也算是在經營個人品牌的關係,讀起來特別有共鳴,甚至不時有醍醐灌頂之感~
跟四月分享的「成為自由人」一樣,我也從「創意入門」中挑出了四個特別有感的句子,與看文的你們共勉之~
1. 人類理解What的部分,是由主掌理性思考與語言的「大腦新皮質」部分來控制,How與Why則由掌管感情、信賴、忠誠的「大腦邊緣系統」負責。(p.45)
2. 「大腦邊緣系統」無法理解語言,所以要用邏輯性的言語陳述感動,本身就是不可能的任務。(p.47)
- 雖然我本身對於「大腦邊緣系統」並不熟悉,但嘗試用邏輯性的言語陳述感動這一點的確是我曾經/正在犯的錯誤,而我想這大概跟我是個理性>感性的務實派有關。因此,經營個人品牌時,也很理所當然地把自己所能提供的好處/價值(What)當作吸引潛在受眾的誘因,但給予受眾What時,卻忘(不)了(懂)去(得)突出自己的Why,造成一種類工具人的窘境Orz (雖然我還在緩慢摸索展現Why的方式,但…至少我已經發現了這個核心問題了,所以應該也不算太晚吧XD)
3. 「個人喜好」有市場排名的差距。而市場排名取決於作品的重現度與普遍性。(p.69)
- 版主詮釋→雖然有點小哀傷,但是不得不說「華語教學專業」的市場排名真的偏後,即便存在著「縫隙市場」(利基市場)的可能性,也屬於縫隙中的縫隙。然而,畢竟我都努力了一段不短的時間,實在不願直接放棄這個「個人喜好」,所以我選擇設法去擴大這個空隙(雖然還在努力的路上),希望最終能收獲甜美的果實。
4. 專業人士必須要有能接納外行人創意的寬容。(p.181)
- 這是很難,也很痛苦的一點,因為挑戰專業和不尊重專業經常是一線之隔!當外人給的創意牴觸了自身專業的核心,(先不論該創意的好壞),作為有情緒的人類,第一時間沒生氣,修養就算不錯了,若要能寬容,相信我,那絕對需要時間、經驗的打磨,畢竟多數人都不喜歡被質疑,尤其是被非專業的人用不專業的問題質疑,即便那個內行人眼中的外行角度可能會是個重要轉機。(對於外行人的不專業挑戰,雖然我還做不到心如止水,但近年已經試著用比較超然的角度去看待了,所以也算有所成長吧XD)
註︰欲購入「創意入門」者,可以參考下方連結喔~
--- END ---
後記︰這一篇文章的負能量似乎有點強烈(掩面),希望看文的各位別太介意XD
延伸閱讀︰
Creative Guide 閱讀配方︱打造我的「喜歡抽屜」
對我的文章感興趣、想掌握最新狀態的你或妳,歡迎到我的臉書粉絲專頁(for工作以外)-從加勒比海歸來後的臺灣日常按讚或追蹤吧!感謝!
文章標籤
全站熱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