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馨提醒︰關於「門牌下的真相:地址,能告訴你什麼?一場橫跨身分、種族、貧富和權力的反思」一書的內容,並非這篇文章的主軸,有興趣的人,請自行購入閱讀,因為這篇文章要談的是我個人沒有「地址」的真實生活經驗XD
--- 我是正文分隔線 ---
我想對很多臺灣人來說沒有「地址」這件事挺不可思議的,但我之前旅居的加勒比海島國,除了市區和重要場所,地址這東西還真不是家家戶戶有,或者更精確地說,多數「地址」只寫到區/鄉/鎮/市的層級而已,因此,若拿新北市來類比的話,表示不論你住在中和區的哪一條路上,住址都是新北市中和區一樣。
看到這裡,你可能會覺得這地址也太不精確了吧!好難想像啊!當地人難道不覺得很不方便嗎?老實說,我無法確定當地人的真實想法,但對我這個待了6年的臺灣人來說,雖沒臺灣方便,但若說影響要有多大,好像也還好,因為實務上,當地有著約定成俗的一套方法去處理可能會碰到的問題,所以只要了解、習慣了,沒有「地址」這件事似乎也不那麼讓人困擾了XD
--- END ---
註︰如果想購買「門牌下的真相:地址,能告訴你什麼?一場橫跨身分、種族、貧富和權力的反思」一書,可參考下方連結。
延伸閱讀︰
對我的文章感興趣、想掌握最新狀態的你或妳,歡迎到我的臉書粉絲專頁(for工作以外)-從加勒比海歸來後的臺灣日常按讚或追蹤吧!感謝!
文章標籤
全站熱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