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我曾發表過一篇文章【現階段的我,為什麼會成為一位「自由工作者」?】,今天則要分享我在成為「自由工作者」前,做的5個準備!

 

成為「自由工作者」前,我做的5個準備!

 

 

1. 給自己一段「徹()底放空」的時間

正如同之前文章所提及的,我會選擇放棄待遇不錯的外派工作,成為「自由工作者」大軍的一員,就是希望能暫時停下腳步,跳出同溫層,替未來的職涯/生涯探索更多的可能性,然「自由工作者」只是工作時間、空間彈性,卻不代表不需要「工作」,且初期可能還得花更多心思在工作上面,這完全符合我去年年中歸國()()()()一陣子的計畫,因此,扣除居家檢疫和處理日常庶務的七月,八月基本上就是類環島的玩樂兼訪友行程,九月才開始慢慢地規劃、處理與「工作」相關的事情。

註:我本打算去年九月到英、荷旅遊,甚至早早就把機票買好了,但無奈後來疫情爆發,觀望到七月,整體狀況還是沒好轉,也只能感嘆暫時與歐洲無緣了,不過也因為這樣,我的「開工」的時辰比預期的來得早一些XD

成為「自由工作者」前,我做的5個準備! 延伸閱讀→ 中華民國(臺灣)邦交國點點名 15個友邦知多少?

 

2. 評估「財務獨立」狀況

其實不論是否要成為「自由工作者」,定期檢視自身的財務狀況都是必要的,不過當你有「穩定」現金流時,這件事更是重中之重!

那麼要怎麼評估自己的財務狀況呢?其實最簡單的方式就是觀察自己的消費習慣,訂定合理的預算!

呼應到我成為「自由工作者」的初衷-暫時停下腳步,跳出同溫層,替未來的職涯/生涯探索更多的可能性,若想達到這個目標,衣食無虞是個很現實的大前提,畢竟連日常生活都過不下去的話,實在很難去談太遠大的追求,因此,抓出自己的月平均支出,且預留一些彈性空間(以應付突發狀況或是拿來投資自己),我認為得出的數字才會是比較合理的「緊急預備金」金額。

 

3. 審慎思考自己是否能適應「自由工作者」的工作模式

老實說,很多事情都是試過才知道,如果看文的你,沒有太多的包袱,只要停損點設好,我個人認為衝一波也無妨,但進入職場已經八年的我,還是不由自主地會多思考幾秒XD 而我考量的點主要有以下兩項:

(1) 自律程度:不得不說,勤奮之所以是美德,就是因為抵禦惰性不是件容易的事,當我們被一個框架框住時,不管是自願或是被迫,通常得在一定時間內完成一定的工作,但當你成為一位「自由工作者」時,既有的框架就消失了,你需要靠自己去架設出新的框架來,自律的人,不管新框架的品質好壞與否,至少他有個基底了,且隨著時間和經驗的累積,質和量自會逐步提升,然如果是不夠自律的人,不要說框架了,可能連框架要用的木條都還沒蒐集全呢~

1:雖然我過去都在「框架」裡面工作,但或許是工作性質使然,框架本身不算繁複,我保有不少的彈性空間,舉例來說,我在私人語言補習班時,主管的要求就是上課時間得出現在教室內進行教學,至於教學進度和形式,只要學生沒意見,主管就不會干涉,課與課之間的空檔,更是去哪裡都行,簡言之,在教學這一點,我擁有滿大的自主權,只是這其也著實考驗著我的時間管理能力,如果我不夠自律、不夠有效率,無法把課備好,要嘛就是直接導致教學品質低落,要嘛就是晚上回家後得繼續加班完成。

2:我過去那些「自律」的實證,無形中加快了我對「自由工作者」一身分的適應速度。

 

成為「自由工作者」前,我做的5個準備! 延伸閱讀→ 華語教師職涯規劃・甘苦談

 

(2) 溝通能力:雖然被公司、老闆管東管西會很煩躁,但他們也確實是你的保護傘,成為「自由工作者」後,不管你喜歡不喜歡,擅長不擅長,「溝通」這件事是無法逃避的,不管是對公眾的宣傳、人脈的拓展、跟案主的洽談,甚至是跟合作夥伴(如果有)的討論,都需要「溝通」,而且某種程度來說,它的重要性不比本身的「專業能力」低,畢竟「專業人士」那麼多,會溝通的「專業人士」總是更受人青睞啊!

1:作為專業且兼具熱情的華語教師,多數都通常滿會「溝通」的,只是溝通對象多集中在學習者身上,至於行銷、行政和一些非教學的庶務,除非教學單位有硬性規定,否則基本上是能不碰就不碰,畢竟薪水也不會比較多,二來我們深知自己的「專業」不在此,可能有好心辦壞事的風險,倒不如直接讓專業的來,省時省力有效率。

2:雖然我也是屬於比較擅長跟學生「溝通」的老師,但我的前東家是援外單位「華語教學」只是其中一個計畫而已,因此,除了把書教好,當然也有相應的行政庶務要處理,而其中又可細分成臺北的辦公室、駐地的館團和實際任教的學校,先不說各方的既有背景、立場的差異性,光是時間和空間的差距就是個挑戰,要是「溝通不良」,真的出了差錯,中間人-駐外華語教師(),絕對是第一個要()()()Orz,或許也因為這樣,海外工作的那六年經驗,讓我本來就不算差的「溝通能力」又有了的提升XDD

 

4. 思考「可能的」工作內容

如果從大一開始算起,我在「華語教學」這個領域已經待了13,老實說,這本來就是很小眾的領域,如果你走的又是體制內路線的話,圈子真心不大。另外,很現實的一點就是-就算不成為「自由工作者」,我還是要面臨到轉型與否的問題

註:雖然我相信一定有老師把一線華語教學當成人生志業,打算一路教到退休,但我很清楚我應該是無法,先不說年紀和體力這種不可抗逆的因素,光是拿現在的我和八年前剛教書的我作比較就可窺見端倪,像是教學技巧、課室經營等需要時間打磨的部份,毫無疑問的,當然是現在的我勝出,但教學熱情這一點,不得不承認,現在的我,確實不願意為了「熱情和理念」,犧牲生活品質和接受不合理的薪資待遇(其實今天早上,我才婉拒了一個希臘線上語言教學機構的合作面談,原因就是我沒辦法接受它可提供的鐘點費……)

綜觀國內業界前輩的職涯發展,一類是轉作師資培育訓練,一類是經營自己的語言工作室或補習班,還有一類則是切入華語教材、教具或是測驗的領域。

 

成為「自由工作者」前,我做的5個準備! 延伸閱讀→ 【預約制・諮詢服務】華語教學工作(入門)

 

因此,我在思考自己的「自由工作者」工作內容時,除了既有的語言教學,我也嘗試提供類師培「預約制諮詢服務」辦理「講座/分享會」,希望給欲進入或是有教學經驗卻稱不上資深的華語老師們一個共同學習、進步的管道。除此之外,我也投入時間來更新、優化自己的社群媒體,將文字工作/內容創作納入我的「自由工作者」工作項目裡頭,雖然初期收入十分微薄,但畢竟我只是多一道手續,就可以有被動收入,幾乎沒有額外的成本,何樂而不為呢?更何況,我還確實因為經營社群媒體而得到了講座邀約呢~

 

成為「自由工作者」前,我做的5個準備! 【廣告時間】

【合作講座・2021-04-25分享會】「華語教學X職涯分享」

註:此為付費講座,但價格真的很佛心,名額有限,先搶先贏唷!

 

5. 設立「停損點」或訂定下一個階段的起跑信號

呼應我之前文章的標題現階段的我,為什麼會成為一位「自由工作者」?中的頭三個字「現階段」,我曉得「自由工作者」這個身分很可能只是我職涯中的一段過渡期和進修期雖然我暫時無法精確評估這段時期的長短,但作為已經社會化,希望能兼顧理想和現實的我來說心中當然會有一把尺,衡量自己是往哪個刻度走去

停損點應該很好懂,但起跑信號的部份就讓我簡單說明一下,還記得我成為「自由工作者」的初衷就是暫時停下腳步,跳出同溫層,替未來的職涯/生涯探索更多的可能性。因此當我在這段時期找到未來職涯/生涯方向的時候不就是我下一階段的起跑信號了嗎?

 

--- END ---

 

成為「自由工作者」前,我做的5個準備! 對我的文章感興趣想掌握最新狀態的你或妳歡迎到我的臉書粉絲專頁(for華語教學)「後菜鳥」華語教師Fighting按讚或追蹤吧!感謝!


成為「自由工作者」前,我做的5個準備!   如果您有志成為一位「華語教師」且想進一步了解其中的眉眉角角歡迎到【預約制・諮詢服務】華語教學工作(入門) 申請一對一的諮詢服務成為「自由工作者」前,我做的5個準備!

 

 

arrow
arrow

    「後菜鳥」華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