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曆七月是所謂的「鬼」月,所以我們就來談談「鬼」這個字吧!
「鬼」字的筆劃不多,但你知道「鬼」這個字是怎麼來的嗎?古人認為人死後會變成「鬼」,容貌和形體也會有所改變,所以「鬼」的字源便是-有怪異頭部的人。(跟「田」字沒關係唷~)
另外,我查了一下字典,發現以「鬼」為部首的漢字其實不多,所以我便從中挑了幾個比較有意思的字,跟大家分享啦~
「魁」(ㄎㄨㄟˊ/ kuí)古代祭祀時,會有頭戴面具的人,手持大湯勺進行展示,且因為是祭祀的第一項展示活動,足顯其重要性,繼而延伸出「最大」之意,像是「魁梧」。
參考資料:http://qiyuan.chaziwang.com/etymology-5777.html
「魂」(ㄏㄨㄣˊ/ hún )和「魄」(ㄆㄛˋ/pò ) 雖然我們常聽到「三魂六魄」,但道教說法應為「三魂七魄」,分別是「天魂、地魂、人魂(命魂)」和「屍狗、伏矢、雀陰、吞賊、非毒、除穢、臭肺」,「魂」和主精神、「魄」主肉體。
補充資源:請見影片01:48~09:21。
「魃」(ㄅㄚˊ/bá) 傳說中造成旱災的鬼神。
補充資源:
「魑魅魍魎」(ㄔ ㄇㄟˋ ㄨㄤˇ ㄌㄧㄤˇ/ chī mèi wǎng liǎng)
說法一:係指四種精怪。
補充資源:
說法二:「魑魅」係指山林精怪,人面獸身四足,亦作螭魅。「魍魎 」則為水中怪物。
相關傳說:「魑魅魍魎」曾受「蚩尤」統御,跟黃帝打仗。
「魔」(ㄇㄛˊ/ mó ) 據佛教說法,「魔」係指修道的障害、破壞者。
補充資源:請見影片08:42~12:18。
「魘」(一ㄢˇ/yǎn) 惡夢。
「魏」(ㄨㄟˋ/wèi)當「魏」字讀ㄨㄟˊ/ wéi 時,係指高大貌,,同「巍」字,是個跟「鬼」義較無關的「鬼」部字。
--- END ---
延伸閱讀:
集中識字(字本位) vs. 隨文識字(詞本位) 哪個方式好?
對我的文章感興趣、想掌握最新狀態的你或妳,歡迎到我的臉書粉絲專頁(for華語教學)-「後菜鳥」華語教師Fighting按讚或追蹤吧!感謝!
如果您有志成為一位「華語教師」,且想進一步了解其中的眉眉角角,歡迎到【預約制・諮詢服務】申請一對一的諮詢服務唷!
如果你有親朋好友需要學習漢字,歡迎參考我的「給中文(近)母語者的1-1線上零基礎漢字課」課程喔~ (中文報名表單 / registration for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