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是看過我先前文章的朋友,應該會知道現階段的我,之所以會成為一位「自由工作者」,就是希望有時間和空間上的自由,但更重要的是-有了自由以後,要做什麼?如果什麼都不做,只在家耍廢,大概一個月就受不了了吧!如果工作排得太滿,沒時間探索感興趣的人事物,則又失去了我成為「自由工作者」的初衷,因此,如何安排自己每週、每月的行程就是關鍵所在啦~
Step 1→列出重點項目
就我自己而言,我的重點項目有:(1)創造可以維持日常開銷的現金流或被動收入。(2)學習非語言教學的知識。(3)認真經營自媒體。(4)練習英語。(5)學一門新語言。(6)參加藝文活動或是體驗活動。(7)認識新朋友。(8)維持規律的運動習慣。(9)養成閱讀的習慣。(10)休閒娛樂活動。
Step 2→列出各重點項目的優先順序和所需時間/頻率
接續著Step 1,順序為8(每週兩次)→4(每週一次)→5(每週一次)→3(每週有兩~三篇產出)→2(每月一~兩次)→1(每月收支平衡)→6(每月一次) →10(每月一次)→7(每一、兩個月一次)→9(每月看一~兩本)。
Step 3→盡可能將可以固定的項目時段固定下來
以我的例子來說,目前8、4、5的時段都是固定,1的話則是半固定(因為現有的語言教學工作都為固定時段,但教學諮詢服務暫且還沒辦法)。
註:目前只有順序靠前的幾個項目達標,所以將「時段固定下來」這件事,是我仍需努力的!
Step 4→定期檢視自己的行程運作情形,適時調整
雖然我們都希望可以按表操課,但實際和理想總是存在著落差,因此,定期檢視,並且做出相應的調整,就顯得非常重要囉!
註:(7)和(9)都是我想做,卻經常忽略,或是沒有精力時,便默默被捨棄的項目,因此,我做出了以下的調整。
1. 降低難度,像是拉長時間或降低數量,重點在於付諸行動!
2. 調整其他項目的比重,讓自己可以更好地兼顧所有項目。
3. 調整項目間的排列組合,讓項目與項目之間的銜接更順利,用最少的力氣發揮最大的功效!
Step 5→記得留給自己「放空」的時間
或許有人認為(10)休閒娛樂活動就是休息了,但認真玩的話,其實也是件差事,所以至少每月給自己1~2天的「耍廢」時光,讓身體和腦袋都能全然放鬆!
註:我自己認為最理想的狀態是每週可以有1天的「耍廢」時光,但我目前還沒辦法達成就是了XD
以上五個步驟就是我目前的行程規劃邏輯,也許它們不見得適合每個人,但還是讓你們有個參考的依據唷!
--- END ---
延伸閱讀:
對我的文章感興趣、想掌握最新狀態的你或妳,歡迎到我的臉書粉絲專頁(for華語教學)-「後菜鳥」華語教師Fighting按讚或追蹤吧!感謝!
如果您有志成為一位「華語教師」,且想進一步了解其中的眉眉角角,歡迎到【預約制・諮詢服務】華語教學工作(入門) 申請一對一的諮詢服務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