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有好幾個班都來到了視華第一冊第三課,但相較於前兩課,這一課的詞彙量明顯增加。
為了讓學生更快地熟記這些生詞,老師通常會設計一些課堂活動來加深學生的印象,因此,我想分享三個適合小班(2~10人)用的活動,希望可以給老師們一些幫助或是靈感。
1. 比手畫腳猜生詞
一個人做動作,其他人說出該動作的中文,像是看書和吃漢堡。
<這是非常常見的活動,可以讓學生直接連結音和義,省略「英文」的這段路徑。除此之外,還可以延伸玩「老師說」,增加趣味性。>
2. 畫圖說生詞
老師讓學生輪流上台畫圖,台下的學生則要說出圖畫的中文,像是貓和果汁;接著,可用現成的圖像帶入句型練習,舉例來說,雪芸喜歡喝什麼?雪芸喜歡喝可樂和果汁。易威有沒有貓?易威有貓。
<學生在這個活動中有部分的課堂控制權,可以決定要練習哪些詞彙,對於年紀稍小的學生來說,會覺得很有意思,至於老師的話,則須在一旁引導,並且不經意地導入表定教學內容,確保教學目標可以順利達成,而不是純粹畫畫而已。>
P.S.私心覺得電視畫得最好XD
3. 抽字卡猜生詞
(1) 發下數張空白字卡,讓每位學生寫下2~3個動詞和2~3個名詞(中文和拼音),接著把寫好的字卡都收回,動詞一疊、名詞一疊。
(2) 每個學生從兩疊字卡裡分別抽取2~3張,並把它們置於頭頂,也因為如此,本人並不知道自己拿到的字卡為何,所以需要猜字卡上的動詞和名詞到底是什麼,待所有人都猜到字卡內容時,還可以進行後續的句型操練。
<由於學生不知道自己抽到的字卡內容,所以需要回憶第三課的詞彙,並從中選出可能的生詞,直到猜對,這無疑是另一種複習的過程。不過,若學生運氣太差,一直無法猜對的話,其他人可用中文或是動作給予提示,以有效掌控教學時間。>
以上便是我分享的三個簡易教學活動,它們或許很樸實,但卻頗有效喔!
註:雖然這是第三課的課堂活動,但它們也可以用在其他地方,像是視華第一冊第七課,有唱歌、跳舞和喝酒等詞彙,就可搭配第一個活動來練習;視華第一冊第四課則可以繼續使用第二個活動;至於第三個活動,其幾乎每一課都適用,只是換成不一樣的生詞而已。
--- END ---
延伸閱讀:
對我的文章感興趣、想掌握最新狀態的你或妳,歡迎到我的臉書粉絲專頁(for華語教學)-「後菜鳥」華語教師Fighting按讚或追蹤吧!感謝!
如果您有志成為一位「華語教師」,且想進一步了解其中的眉眉角角,歡迎到【預約制・諮詢服務】申請我的諮詢服務唷!
如果你覺得我的文章對你有所幫助,歡迎小額贊助,請我喝飲料喔~